网站支持IPV6 | 无障碍阅读 | 适老化模式
当前位置: 首页>>政务动态>>部门动态

科技赋能筑防线 应急为民守平安 ——民乐县应急管理局以信息化建设提升防灾减灾救灾能力纪实

来源: 民乐县应急管理局 作者: 陈彩霞 日期: 2025-09-25 17:36

“人民至上、生命至上”,这不仅是印在文件上的理念,更是民乐县应急管理局践行使命的行动指南。近年来,民乐县应急管理局以应急信息化建设为“强引擎”,通过高位谋划、资源整合、科技赋能、实战磨砺,构建起“智慧应急、精准防控”的现代化应急管理体系,为守护全县人民生命财产安全筑起一道坚实的“数字防线”。

高位谋划“筑根基”:让应急信息化建设“跑起来”。应急信息化建设,资金保障是关键。民乐县将其纳入县域经济社会发展总体规划,成立专项工作专班,建立“定期研判、统筹协调、高效推进”的长效机制,从源头上破解“资金散、推进慢、落地难”问题。资金保障“多元活水”:创新“财政主导+项目争取”模式,2022年以来累计投入超900万元,其中争取省级专项资金463万余元,购置无人机、370MHz应急通信终端、指挥中心大屏等关键设备,实现“每年有投入、建设有突破”。基础建设“步步坚实”:从无人机、UPS备用电源到370兆应急通信专网向乡镇延伸,从县级应急指挥中心建成投用到基层监测点全覆盖,一步步夯实应急信息化“硬底座”,让科技防控从“纸上谈兵”变为“实战利器”。

资源整合“聚合力”:让应急指挥调度“快起来”。投入400余万元建成的县级应急指挥中心,堪称民乐应急管理的“智慧中枢”——这里集应急指挥调度、视频会议、视频监控等功能于一体,大屏显示系统实时呈现全域动态,智能控制终端精准调度资源,机房动力环境监控系统保障7×24小时不间断运行。民乐县主动联动交通、水务、气象、林草等部门,推动自然灾害监测预警信息系统互联互通,整合200余套(个)监测设备与点位数据,实现雨情、水情、火情、险情的实时监测;同时,接入应急广播平台与多部门信息发布系统,构建“统一发声、全域覆盖”的预警信息传递网络,确保灾害预警能第一时间“飞入寻常百姓家”。

科技赋能“开新局”:让灾害监测预警“准起来”。“南丰镇无人机巢已启动自主巡检,实时回传林区画面……”在民乐县应急指挥中心,无人机巢与三维建模技术的融合应用,正重塑灾害监测模式。空中“千里眼”全天候值守:在南丰镇部署智能无人机巢,搭载大疆无人机实现7×24小时自主巡检,单次续航55分钟、覆盖10公里范围,突破人工巡查“翻山越岭效率低、恶劣天气进不去”的瓶颈。三维“透视镜”精准识风险:运用激光雷达技术对南丰镇全域进行厘米级三维建模,通过多期模型对比,动态监测山洪、森林火灾等隐患变化,洪水淹没范围推演、火点精准定位等功能,让风险预警从“大概齐”变为“精确定”。“以前发现火情靠人报,现在无人机5分钟内就能定位火点,救援力量10分钟就能出发!”这是科技赋能带来的“应急加速度”。

实战磨砺“淬硬功”:让应急救援能力“强起来”。“演练即实战!”民乐县坚持“以练促战、以战验练”,近年来开展地震、防汛、森林防灭火等应急演练20余场次,参与人员超万人次。从完善覆盖全灾种的54个应急预案,到模拟“山洪围困村庄”“林区突发火情”等复杂场景,每次演练都融入信息化手段——无人机勘察现场、指挥中心远程调度、370MHz终端实时通信,既检验了设备实战效能,更锤炼了队伍“拉得出、冲得上、打得赢”的硬实力。

从“人防为主”到“科技赋能”,从“被动响应”到“主动防控”,民乐县应急管理局以应急信息化建设为抓手,交出了一份“保民平安、为民造福”的优异答卷。展望未来,民乐县将继续锚定“智慧应急”目标,持续推动科技同经济深度融合,让“数字防线”更坚固、人民安全感更充盈,为县域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保驾护航!